近年来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,加速智能时代到来,算力越来越成为重塑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关键基础底座。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2024年国际算力标准与应用研讨会上,专家表示,标准是算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,更是筑牢算力产业生态的关键途径。在稳住算力产业“硬实力”的同时,更要深耕算力产业“软实力”,未来应继续坚持技术创新驱动,发挥标准引领支撑作用,共同构建开放、协同、创新的算力产业新生态。
算力产业迎新一轮发展热潮
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,算力产业不仅引领着经济转型升级,也将在培育新动能、激发新活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算力产业发展热潮。
智能算力正在成为我国算力竞争主赛道。根据《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,2023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30%;2025年我国算力总规模将达到300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将达到35%。目前,我国正加紧构建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”,推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底座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曲华锋表示,为共同把握数字发展的时代机遇,算力产业界应从共筑数字发展底座、共享创新技术经验、共建算力产业生态、共谋互信互利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升发展水平。
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、一级巡视员戎之勤表示,上海将坚持技术创新,探索未来方向,加大对算力技术研发的投入,鼓励高校、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,推动高端算力芯片、模型算法、训练框架、集群组网、软件工具等技术融合创新;打造人工智能、无人驾驶等城市级超级场景,为算力产业发展打开大空间、提供大舞台。
国产算力应从“可用”迈向“好用”
当前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,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坚实算力底座,国产AI芯片应用前景广阔。在专家看来,我国智算中心新生态已初步形成,不过当前国内一些算力中心需求不足、应用不足现象值得关注,国产算力仍需要从“可用”向“好用”方向迈进。
据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介绍,在我国智算中心生态建设方面,2022年以前是早期探索阶段,对国外芯片、算法依赖度高;2023年至2025年,国产算力产业技术生态爆发,上下游国产厂商逐步发展起来。预计到2026年以后,将能够发展成为成熟的社会级服务。现在,我国智算产业仍面临算力孤岛问题、技术适配问题、算效与算能问题、国产生态问题等挑战。
未来几年,大模型参数将达百万亿级,吉瓦级(GW)数据中心呼之欲出,业界预测,全球数据中心未来五年85%的增量将来自智能算力。智算中心将拥有更大的业务规模、更快的上线速度、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多的能源消耗。算力激增或将引发电力短缺,而绿色电力是AI算力发展的破局之道。
标准规范是筑牢产业生态关键
算力在培育数字技术新动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算力标准规范更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。推进国产算力产业发展,既需要稳住算力产业“硬实力”,同时也要深耕算力产业“软实力”,以标准引领支撑产业健康发展。
“全球算力生态体系的构建需要坚实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支撑,涉及设施、计算、网络等多个环节。”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、中国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赵厚麟表示,产业界各方要继续强化在算力领域的国际技术和标准合作,汇聚更为广阔的国际产业界共识,携手并进,共同推动全球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。
推动算力技术标准化进程,加强全球技术交流与合作,是促进全球算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所在。近年来,我国算力技术标准化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,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业已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,为算力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。
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,在推进算力产业标准化方面,需要携手国际,共筑标准高地;连通世界,深化产学研融合;国际合作,培养高端人才。邬贺铨院士认为,行业亟须建立算力使用者接入认证、算力节点分类、计算任务分类、算力应用分级等标准体系,促进业界共识的达成。
为共享计算时代的发展机遇,2024年国际算力标准与应用研讨会邀请到多国嘉宾代表共同发起“全球算力合作发展倡议”。另外,中国信通院、香港生产力促进局、香港理工大学共同启用三方合作备忘录。未来,三方将围绕数字技术领域开展标准研究和应用推广、数字技术人才培训、联合攻关和生态孵化、组建联合实验室等一系列合作,共同提升我国标准和测试认证的应用落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。
田鑫,专业的企业组网服务商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组网(SD-WAN、MPLS、云互联)、数据中心、网络安全、系统集成服务、ICT解决方案、行业IT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。
更多相关内容推荐:当我们谈绿色算力时,我们谈些什么?
2024中国绿色算力(人工智能)大会: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的崛起与展望
8月27日,上海 | 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即将召开
智算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
智算中心距离智算还有多远?
算力飞地:数据中心企业怎么“飞”
我国时空数据产业新动能加快释放
数字文博,让文物走进生活
2024数博会:探路智能时代数字经济创新发展
数字化打开旅游市场新空间
筑起促进数实融合的“四梁八柱”
用好数字技术为基层减负
数字技术成新型工业化加速器
数字里的新质生产力|数字化率近90% 5G助力“智”炼钢铁
5G赋能看浙里
卫星与算力赋能 “网约巴士”完善层级公交